第107页
刘爱军也说,“买烧纸能有多少钱。” “那以后续费怎么办?”刘爱党问俩弟弟,“现在把钱分了,以后三家凑?” 刘爱军笑着给大哥续茶,“凑也没什么呀。本来就是咱的老祖宗,给祖宗的墓地凑钱续费,也是咱们做子孙的本分。谁不愿意凑,二哥你不愿意凑么?” “愿意。凑多少我都愿意。”刘爱国立刻响应弟弟。 刘爱党,“咱们哥儿仨没外人,可等咱们咽了这口气,到下一辈儿,谁牵这个头?” “那肯定是刘贵啊。”刘贵就是翠丹爸爸,也是大哥的长子,堂兄弟里刘贵是老大,现在日子也过的挺红火。拆迁时,刘贵家的楼是四层,所以,宅院不大,架不住屋子多,也赔了不少钱。 刘爱党脸一搭拉,“刘贵没后。” 刘爱国一想,倒是,刘贵就一个闺女翠丹。不知怎的,想到长子家也就一个朵朵,刘爱国觉着“没后”这俩字就不怎么好听。刘爱国说,“大哥,你这都是老思想了。现在都说男女都一样。” 刘爱国学着林晚照的口气,反问刘爱党,“要按大哥你说的,那现在独生女家庭都是没后的了?”“反正刘贵不行。”刘爱党坚持他的老思想。 “那这样,反正咱们三支,一支有个打头儿的,咱们还活着呢,自然是咱们兄弟仨。到闭眼前,我这边儿出一个,二哥你这支出一个,大哥你愿意选谁就选谁。三支一人出一个,以后管着祖宗墓地续费的事,不就行了。” “那孙辈呢?”刘爱党问。 “孙辈的事当然是儿子管。”刘爱军说。 “我总觉着这样不成。太分散。”刘爱党说。 刘爱国刘爱军不说话了,俩人心知肚明,刘爱党就是不想分钱。刘爱党看谁都不说话,问,“你们说怎么着?” 刘爱军跟他没废话了,“分。各家一份。” 刘爱国紧跟三弟,“分,各家一份!” 刘爱党想的那个台阶,始终没人给铺,看这俩贪财兄弟,就知道分钱。刘爱党气恼的一撂水杯,“分就分!分了干净!” 好像谁不想分似的! 分就分! 分! 刘爱国兄弟三个把迁坟款分清,栗子沟村儿的拆迁款也要下来了。 第53章 夜话(其实这几年刘家生活富裕,) 其实这几年刘家生活富裕, 每年收租也有十来万,不是以前没见过钱的时候了。何况,村儿里有钱的比他们家多的是, 他家纯靠收租。有些办企业的,人家才是真正有钱。就是拆迁补助款,刘家也不是最多的。 当年盖房子都是借的钱,八间那处院子只盖了三层,村儿有远见的人家儿都是起六层,收租收的多不说, 补偿也拿得多。 但五百万对刘家而言,仍然是一笔巨款。 而且是刘爱国从未想像过的一笔巨款。 自从领钱有了准日子,刘爱国就开始失眠了。 想到百万的数字就心跳加快,砰!砰砰! 孩子们也不停的打电话回家,也不知道担心什么, 总之各种担心。问明白领补偿款的日期,千叮咛万嘱咐他们一起来领,不然这么一大笔钱,就是搁银行卡也不叫人放心啊! 祖祖辈辈都没见过的巨款! “老婆子, 你说,咱这些钱干啥花啊。”熄了灯, 刘爱国睡不着,睁着眼睛看屋顶, 慢慢的能看到安置房统一装的节能灯模糊的轮廓。 “买房呗。” “嗯, 我听老三说,现在他家附近的房子五六十万, 老大那边儿也差不多,老二边儿上的房子要便宜些, 三四十万。我算了算,把这些刨出去,咱还能剩三百多万。” 刘爱国是个老实人,但也不是没有计划的人,何况这样一大笔钱。 “那也买房,咱多买几套。” “咱以后不是还能分十几套。还买?” “谁还嫌家业多啊?”林晚照说,“你想想咱这几十年,远的不说,就买我家那处老宅,那会儿花了五千块钱,谁不说是全村第一贵。可你看,这才十来年,如今换回多少房子多少钱?要是咱那五千块钱没买房,咱搁银行,吃利息,现在能有多少?就是涨十倍,能有五万,咱能得这些钱这些房?” “这都是凭运气。” “可咱为啥能赶上这运气,不是因为咱当初买了房么。”林晚照轻声道,“当初公公活着时常说,什么是家业?房子,地,这才是永久家业!”“这倒是。”对老爹的话,刘爱国是很信服的。刘爱国说,“咱仨儿说,现在他们银行有理财,也可赚钱了。” 林晚照的头发险竖起来,提着一口气,问,“那老三有没有买理财?” “他也买,但他钱少,只能买一丁点儿,赚的也少。” 林晚照知道老三就算有些小算盘,到底是亲儿子,也不会故意引父母入坑。林晚照心里的气稍平,“我去银行存钱,常听说有老年人不懂,听到银行经理说买理财多赚。一百万进去,两百万出来,半年时候就翻了个个儿。” “真有这样的事?!老三跟我说,他们银行最好的理财产品,一百万进去,一年就能赚五十万。远不如你这个啊!”刘爱国激动起来,仿佛立刻就要翻身坐起去买一百万理财,明翻番儿成两百万。 林晚照好气又好笑,“你真会想美事。只听说赚的,听没听过赔的?一百万进去,一万块钱出来。”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