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3页
宪宗皇帝一笑,感觉很是亲切:朕昨日接到了奏报,说南方的白糖,成功了。 吴有为一听,大喜:真的吗?那... 那什么时候.... 能吃到? 封江封河前就随着税粮一起运过来了。宪宗皇帝道:准备了几年,终于成功了。 原来最早拿到方子的时候,宪宗皇帝就派人去南边承包荒山,种植甘蔗,成功之后,又开始招募流民为糖厂制糖。 去年就技术成熟了,只不过他要大批量的白糖,所以今年甘蔗一收成,就开始制糖了。 如雪一般的糖,别说大明了,外邦也没见过啊! 宪宗皇帝道:朕已经吩咐了,给你留了一成股。以后就等着分钱好了。 多谢皇上。吴有为其实根本没打算分钱,糖这种东西,关乎到民生,他压根就不想插手,但是皇,上既然这么说了,那他就接着,反正不要白不要,他自己也不可能张罗 着制糖就是了。 除此之外,宪宗皇帝又说了他的那个灵丹妙药:就是一些蜂蜜,以后不用忠明带进来了,宫里也有。 真正吃过了,也就那样,皇宫里也不缺那点蜂蜜,虽然难得,可宫里有,就没必要非得要臣子进献。 是。吴有为挠了挠头:其实臣那里也没多少了,最近大家都听说了,然后就都想尝一尝,嘿嘿嘿。 宪宗皇帝失笑不已:你可真实在,再来人你就说都进献给朕了,既然是长辈赐的就好好保存着吧。 有您给臣做主,臣还能剩下几瓶。吴有为道:这其实只是个退热的药,雪莲性寒,退热最快。 其实也只是一时的退热,但是古代退热的药物虽然多,肯定没有雪莲花蜜退热那么快。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,皇帝给他当盾牌,吴有为心里踏实多了... 实在是搓药丸子搓烦了。 说到这里,御膳上来了。 吴有为看到了大丰收! 就是排骨炖的土豆、玉米和倭瓜、豆角。 好大一盆,放在中间,特别醒目! 这是爱妃最爱吃的大丰收,今日正好做了,给你尝一尝!宪宗皇帝主动拿起筷子:味道不错,分量也足。 吴有为囧囧有神:皇上,这就是臣家里研究出来的菜品。 哦!宪宗皇帝恍然大悟:朕想起来了,你还跟尚铭一起出了食谱呢! 何止是食谱啊?连厨子都是从人家里挖来的呢! 这叫大丰收,名字好,寓意美,吃着有肉有菜。吴有为笑着道:就是分量大,因为配菜太多,分量不大也装不下这么多。 万妃朴实,每次就吃这一道菜,配一碗瓜菜汤,或者鸡蛋汤,米饭,馒头都可以。宪宗皇帝点头道:慢慢的,朕也喜欢上了。 除了大丰收,还有金玉满堂,用的是松仁和玉米粒配蜂蜜做出来的一道甜品菜色。 小鸡蘑菇粉,做的无比地道,香味十足。 一盘鼎湖上素,吴有为觉得摆花十分美观。 主食就是玉米饼子,只不过宫里做的当然不是跟外面一一样了,这玉米粉就磨得很仔细,里面还兑了蛋类,烙出来松软可口,还有一点点玉米自带的甜味儿。 来,吃,别客气,尝尝御膳!宪宗皇帝对食物貌似很有感情:这都是用玉米做的,朕就是想着,朕带头吃,他们也就能更快地接受玉米、番茄、番薯等物。 宫中做饭,油水十足。 但是吴有为觉得吧,这么吃不太健康,又甜,又油,又咸。 大明的盐巴最近质量也越来越好了,罗伦来信说,沿海都建了实验的盐田。 效果还是不错的,就是盐巴的价格都降下来了一些。 您以后吃御膳让他们少放点油。吴有为小心翼翼的建议道:多吃点素,少吃点油大的东西。 朕听说过。宪宗皇帝道:忠明说你不吃肥肉? 也不是不吃。吴有为想了想:五花肉还是吃的,只是太肥的肉不行,对身体不好,要想吃的话,最好是炖半个时辰以,上。 后世研究表明,猪肉脂肪在炖超过一个小时后,就会由饱和脂肪酸分解成不饱和脂肪酸。 这是何意?宪宗皇帝表示不解:炖多久,不都是肥肉么? 这是一。位师父的养生之道。吴有为也没办法解释,只好推到师父的身上:吃饭荤素搭配,少放油,多食时令青菜,蘑菇等等。 养生之道?宪宗皇帝听了,一愣:你师父是何人? 吴有为为难了一下:师父不让说,而且不止一个。 万通适时道:皇上,隐士高人脾气都怪,幸好有为不那样。 宪宗皇帝一想,可不是么! 隐土高人就没有脾气好的,而且他们高人前还有个隐世呢,隐藏起来就是不想被人打扰。 能有个亲传弟子为官,已经很不错了。 而且这个亲传弟子还能将隐士高人的本事都透露出来,看看现在,他可以肯定,大明将来就算是闹饥荒,粮库里的粮食也足够应对了。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