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历史小说 - 白云深处有为家在线阅读 - 第152页

第152页

    他特意带上了穆师傅的儿子穆晓生,果然,穆师傅脸都红了!

    但是随后就谦虚的道:他那手艺哪儿成啊!

    成不成的在练,练多了就成了。吴有为玉石无数,也大方的很:就这么说定了!quot;

    哎,哎!穆师傅这个激动的眼圈都红了。

    木匠崔二要去看木材,听说家里需要打家具;瓦匠崔四跟着去看一些他能用上的东西,古代的房屋是需要年年修缮的;还有管家,也要买一一些东西,老爷刚搬过去,什么都不懂呢!

    吴有为发现自家需要办置的东西真的很多,当时吴家绝对没想那么周全,只给他钱,到时候这钱一花,没了!

    果然在算计他呢!

    别小看杂七杂八的这些日用品,合在一起也不少钱呢!

    尤其是木料这玩意儿,最费钱,也最难搞,吴有为想一想就头疼的很。

    老爷,奴婢想去买点针线。偏偏这会儿徐娘走了过来:奴婢的针线已经不够用了。

    她是听说有人出去采买东西,才过来的,不知道老爷能不能允许她出去。

    可以。吴有为同意了:让小小给你带点钱,买点好的针线,家里有不少料子,够用的了,不用买料子。

    徐娘没想到吴有为这么痛快,倒是更高兴了:谢老爷,您放心,奴婢买了东西就回来,走不远,这条巷子外头就有一家绣庄,卖针线、布匹和绣品。既便宜又实惠。行,一起去吧!吴有为示意小小拿钱。

    小小不知道针线价钱,还问了徐娘:需要多少?十两?quot;

    五两就够了。徐娘哭笑不得:就买一些好一点的绣花针,和丝线而已。

    小小尴尬一笑:我没经验,不知道多少钱合适。

    那你跟我去看看,你伺候老爷时间长,知道老爷平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,我也好买的差不多的线。徐娘笑道:顺便跟我说一一说,老爷的穿衣风格,是喜欢华丽的?简朴的还是.....

    说着话,一群人往外走了出.....

    其他的人则是开始收拾东西,吴二又出去雇佣了两辆板车,这么多人他们带来的车子坐不下。

    而且还要采买一一些东西带回去。

    起码得买两头光猪,这么多人,不说顿顿吃红烧肉,起码菜里头得见点油腥吧?

    药材没马上就买,这东西需要专业人士现场看货,吴有为就将大夫这两家合并成一家了。

    村里先起个药房,等都安妥好了,再接他们回去

    家里可能住得下?管家娘子林张氏,慧娘,聪慧的意思,抽空问了吴有为。

    吴有为一愣:大概,能住下吧?

    慧娘一听就知道,老爷可能没想那么多。

    如果住不下,老爷可想好怎么安顿?慧娘循循善诱:他们都是一家子一家的呢。

    吴有为想了想:你说得对!

    他转身就去了正房,那里已经被管家临时收拾出了一个简易的书房。

    摊了一张好大的宣纸,挥毫泼墨,画了一幅吴家村改造图纸出来。

    吴家村都是泥土房子,他早就看不顺眼了,自己住的青砖瓦房倒是干净清爽了,吴家村也应该都是青砖瓦房,起码将来到了冬日里,不会因为下个雪就将房子压塌。

    不要不信,古代这种事情很常见的,而且土胚房子也需要年年修缮,比瓦房更麻烦。

    又不气派也不好,吴有为决定给吴家村改建,都建成砖瓦房,且都要在同一水平线上,还要修路,这路也很重要,横竖他们离官道近,只要修在官道旁边就行,这样好走又不会犯忌讳。

    官道是给当官的人走的,平民百姓只能走官道旁边。

    所幸这里乃是京郊,道路情况还不错,又有那京中想要名声的善人,适时铺桥修路,民道也比别处强许多。

    只要将从吴家村到大道的路修好,即可。

    他当年也学过一些建筑设计,道路也懂一点,画了道路的图纸,想了想,两边又画了两排杏树,以及两排杨柳树。

    当年他大学那里,就有一段公路,两边都是高高的杨树,据说已经长了二三十年了,每次从那里走过,风景都很美丽。

    春天的嫩树叶,夏日里的树荫,秋风中的落叶,冬雪中的白树挂霜.....。

    所以他也想给自己家种上这些树木,虽然现在是古代,没有什么沙尘暴,雾霾的,但是他依然喜欢树木。

    吴家村他给一口气画了二十个小房子,每一家都是三进的四合院样式,顺带东西两边都带着跨院,可以一边养家禽家畜,一边开辟成菜园子。

    这样隐私空间也有了。

    后罩房后面也是菜园子,当然,如果自家女儿高兴,还可以改种花草,成个小花园也不错。

    不过吴有为估计他们可能不会种花草... 只会种植一些蔬菜瓜果,以自食。

    吴有为现在手里有钱,没钱了大不了卖一些玉石出去,古话说得好:黄金有价玉无价啊!

    这东西值老钱了!

    还有自家到吴家村的路,也要铺上青石板,嗯,吴家村的路更是如此,争取做到只要走在路上,就不能沾土的地步。

    要有医馆,这个要单独建起来,要有木匠铺子,可以修缮一些农具;瓦工那里就不用单独弄个铺子了,只要大家知道就行了,可以挂靠在木匠铺子那里,左右木匠瓦匠一般在古代都是一起工作的,少数时候是分开开工。

    --